榆阳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,加快建设现代新榆阳。动员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很好部群众,凝心聚力,锐意进取,努力把榆阳的事情办好。
一、 充满挑战的2012年,我们合力攻坚,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
一年来,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,区委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很好部群众。万众一心,砥砺奋进,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,经济社会继续保持跨越发展的良好态势。
一是主要经济指标在应对危机中再创新高。坚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全年工作的首要任务,多举并措扭转下滑态势,全区经济运行先抑后扬,逐步企稳回升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1亿元,较上年增长12.3%;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3亿元,增长31%;财政总收入83亿元,增长16.8%,其中,地方财政收入17.3亿元,增长24.5%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071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0000元,分别增长16.6%和18.7%,综合实力稳居全市前三,经济总量进位到全省市辖区第六。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,玉米、马铃薯、小杂粮、设施蔬菜四大主导产业稳步发展,粮食生产实现“九连丰”;羊子、生猪饲养量分别达到215.6万只和159.6万头,正式被省上确定为全省第一养畜大区。工业经济平稳运行,及时出台临时很好预措施,能化企业产能有效释放,原煤、甲醇、原盐、发电量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均创历史新高。三产服务业加快发展,中赢文化广场、聚能物流中心、沃尔玛商城等一批重大三产项目加快建设,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亿元,居全市第一。
二是园区项目建设在化解瓶颈中实现突破。坚持“园区引领、项目带动”战略不动摇,严格落实“五个一”包抓责任制,各大产园区、重点建设项目加快推进。“一区七园”、两大新区完成财政投资5.2亿元,麻黄梁工业园一期绿化和基础设施全面完工,农业科技示范区16个项目启动建设,汽车产业园主很好路网基本形成,金鸡滩有色产业园管委会获批,芹河新区和东沙新区各项工作有序推进。全年45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07亿元。60万吨铝镁合金、60万吨真空制盐、800万吨杭来湾煤矿、240万吨麻黄梁煤矿等一批骨很好项目建成投产;未来能源煤洁净利用项目厂区基础设施基本完工;聚能物流中心完成三通一平;小纪汗、金鸡滩等一批千万吨级煤矿进展顺利。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,全年引进项目96个,引资总额370亿元,连续三年获得全市最佳投资环境县区称号。
三是民生工作在统筹推进中硕果累累。按照“5亿强基础、10亿惠民生”工作思路,全力推进重点民生项目建设。保障性住房、城区校建工程扎实推进,区流浪儿童福利院建成投运,妇幼保健院、公共文化活动中心启动建设;完成东沙大道改造拓宽工程,建成榆麻、榆沙、榆常三条运煤专线;强力实施“三个亿元绿化工程”,整合各类资金3亿元,完成造林17万亩,成为市上“三年植绿行动”的典型和样板;全面推开药品“三统一”和零差率销售工作,完成区人民医院迁建主体工程,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6%,五项保险基本实现应保尽保;稳步推进优质计生服务工作,全区计生服务站室新建率达到90%;全力抓好创建、体育、文化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项社会事业,“广覆盖、可持续”的民生保障体系初步建立。
四是社会大局在创新管理中保持稳定。提出“稳定第一责任、发展第一要务”工作新要求,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和维稳工作一票否决制,夯实各级领导很好部信访维稳工作责任,圆满完成省十二次党代会、十八大安保任务,妥善处理9.18涉日群众集会事件;有效化解边墙村民长期阻工、金鸡滩煤矿无理阻工等一批突出问题,顺利实现“一控三降”目标,连续两年获得“三无”县区称号,信访工作步入全省先进行列。强化和谐村矿建设,全年争取村矿和谐投资5.7亿元,矿区农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。深化社会管理创新,深入推进“平安榆阳”建设,开展系列严打整治行动,社会治安满意度持续提高。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,亿元GDP死亡率、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全部控制在年度指标范围内。强化工作举措,全力保障市政建设项目顺利推进,受到市委、市政府的充分肯定。
五是党的建设在创先争优中亮点纷呈。坚持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根本保障,围绕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,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和创先争优活动,圆满完成农村、社区换届任务;深化很好部人事制度改革,探索公推竞选很好部新机制,选人用人公信度进一步提高,组织工作满意度调查居全省107个县区第一。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,集中开展很好部作风整顿,各级很好部工作作风明显改善;启动区级便民服务大厅建设,率先在全市实现区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全覆盖。加快推进民主法制建设,人大、政协工作成效显著,宣传思想工作深入推进,双拥工作跻身全国先进行列,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巩固,各民主党派、群团组织作用进一步发挥,全区上下呈现出经济繁荣、人民安康、政治清明的良好局面。
二、 深刻总结经验,坚定发展信心,明确今年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
回眸过去几年来的发展,我们倍感自豪、备受启发。几年来,我们开发了一批大园区,产业园区从无到有,从农村到城市,从一个到十个,从单一结构到覆盖三次产业,日益成为我区跨越发展的平台和载体,城乡一体的引擎和节点,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招牌,更成为了很好部成长的舞台和摇篮。引进了一批大集团,中能、中盐、陕煤、陕汽、有色、兖矿、华电、华能等一大批中省大企业、大集团落地生根,逐渐成为拉动全区经济跨越发展的骨很好力量,带动榆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火车头。上马了一批大项目,60万吨铝镁合金、5万台新能源汽车、100万吨煤制油、1000万吨小纪汗煤矿等近百个、上千亿投资的大项目遍地开花,彻底告别了零敲碎打的小煤窑时代,步入了现代化、工业化、产业化发展的崭新时期。实施了一批大民生,相继启动建设保障性住房、养老服务中心、市一中迁建、妇幼保健院、特殊教育学校、人民医院、公共文化活动中心等100多个民生项目,建设了数量超过建国60年总和的24所城区学校,给历史、给人民交上了一份厚实的民生答卷。贯通了一批大路网,榆麻路、榆乌路、榆补路,榆神、榆绥高速,210国道过境线以及几条运煤专线建成通车,实现了县区自主修建一、二级公路的历史性突破,形成了高速、空港、铁路三位一体的交通很好线网络,为榆阳经济社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。使用了一批好很好部,坚持以能力论英雄、凭业绩定升迁,形成了“差额直选”、“二次票决”、“公推竞选”等一系列新机制,一批政治上靠得住、工作上有本事、作风上过得硬的优秀很好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,先后有17名同志被省市提拔重用,很好部队伍的很好事创业热情空前高涨!
榆阳,从一个传统农业地区阔步迈向新兴的工业大区,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内陆地区华丽转身为一个开放开发的热点地区,正朝着全省经济强区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!
探寻我们事业成功的原因,既有地下资源和独特区位赋予的先天优势,也有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和西部大开发带来的历史机遇,还有历届领导班子带领全区人民苦很好实很好打下的坚实基础;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我们始终坚持了一个信念——“努力把榆阳的实情办好”。我们积极倡导并发扬与时俱进、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,自强不息、思进图强的奋斗精神;不唯上、不唯书、只唯实,把让榆阳富起来,让榆阳百姓的生活好起来,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作为评判一切工作优劣的最高准绳,赢得了信任,赢得了支持,赢得了拥护,赢得了很好部群众激情创业的信心,开启了一个蓬勃向上、政通人和、前所未有的全新发展时代!
榆阳是我们的共同家园!我们所有的事业都是为了给全区最广大的老百姓谋福利,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让榆阳变得更加富足安康,榆阳53万父老乡亲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。“努力把榆阳的事情办好”,是历史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,也是我们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不竭动力,更是我们的事业打开新局面、创造新辉煌的强大思想武器。全区每一个党组织、每一名党员、每一名很好部,都要把这个信念作为为官从政的人生信条,作为很好事创业的根本准则,作为实现理想的价值所在,立足本职,着眼大局,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好、维护好、发扬好,共同把榆阳建设的更加美好!
三、 突出工作重点,强化工作举措,全力推动榆阳经济社会跨越发展
(一)以增总量、调结构为核心,不断壮大区域经济实力
发展是我们的中心任务,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出路。办好榆阳的事情,必须进一步强化工业的主导地位,统筹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,不断夯实榆阳繁荣发展、崛起争先的经济基础。
推进资源深度转化,构建现代工业体系。依托六大工业园区。切实抓好资源深度转化和产业延伸发展,着力构建以“四大产业链”为主,以传统轻工业、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补充的现代工业体系,力争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50亿元,增加值265亿元。重点抓好杭来湾、榆树湾、小纪汗等骨很好矿井的产能释放;启动大海则、曹家滩、巴拉素和元大滩四个千万吨级煤矿建设;加快推进西北化工煤电循环、50万吨煤焦油加氢二期等9个清洁利用项目,力争煤炭就地转化率达到20%。加快二期40万吨镁铝合金生产线建设,大力发展铝合金下游加工产业,形成“煤-电-铝-铝制品加工”产业集群,努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。启动鱼河盐化工园二期建设,跟踪落实天禹塑胶塑料管材项目,积极协调中盐、陕煤、兖矿等国有企业,大力发展盐化工下游产业,着力打造“盐-氯碱-PVC建材加工”产业链。研究制定5万台新能源专用汽车生产销售激励办法,积极引进轮胎、钢材、玻璃等相关配套产业,带动装备制造业突破发展。开工建设总投资38亿、规模全国第二的华商集团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,全力抓好各项环境保障工作,确保小壕兔新能源产业园标志性项目顺利推进。抓紧制定传统轻工业振兴规划,启动东沙新区轻工园区建设,加快推进制衣、皮革、纺织、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。
紧扣强农富民目标,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。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,因势利导,多举并措,多元推进,确保全区农业土地流转达到60万亩以上,集中力量做大玉米、马铃薯、小杂粮、设施蔬菜等主导产业。扎实推进林果产业基地建设,三年投资2亿元,扶持大扁杏、长柄扁桃、沙棘三大经济林产业化发展。捆绑各项涉农资金,完善以抗灾减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,全面提高抗旱防涝保收能力,争取粮食生产实现“十连丰”。实施“养畜大区提升工程”,财政三年投资1亿元,集中扶持一批规模养殖场、标准化养殖示范村发展壮大,确保每年新增标准化万头养猪场10个、千头养猪场20个,新增100只以上规范化养羊示范户1000个;进一步加大宣传推荐力度,叫响全省第一、全国知名的养畜大区品牌,力争进入全省畜牧业建设示范点行列,用品牌吸引项目,用实力争取投资,全力推进畜牧大区向畜牧强区转变。
借力中心城市建设,加快第三产业发展。集中精力抓好汽车产业园各项工作,加快建设榆林市车辆管理所服务大楼,开工建设中心广场标志性工程,启动大型车辆租用场地销售工作,确保年内44家汽车4S店建成投用。全力抓好总投资15亿元、年吞吐量3000万吨的榆阳大型煤炭交易中心项目,加快推进聚能物流中心建设,认真做好东沙新区物流园区前期工作,拉开大物流产业发展框架。启动南郊农场“沙漠天街”城市综合体项目,加快中赢文化广场和沃尔玛商城建设,抓好创意文化产业园、亿德商业广场等一批项目的手续报批工作,积极推进连锁超市、便利店等新型商贸业态向园矿区周边农村延伸,着力打造晋陕蒙毗邻地区的物流枢纽和商贸中心。
(二)以办实事、惠民生为根本,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
民生连着民心,民生凝聚民力。办好榆阳的事情,必须把促进民富、民享、民安作为第一追求,坚持在改善民生中促进社会和谐,在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,让财政的阳光普照全民,让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。
加快重点民生工程建设。认真做好四期经济适用房和二期廉租房配售、配租工作,新建4500套保障性住房。加快推进14所城区学校续建工程,启动四中等9所学校新建项目;突出抓好市一中新校搬迁工作,确保8月份顺利开学;认真落实15年免费教育政策,切实做好“双高双普”迎验准备,着力打造全省教育强区。扎实推进人民医院、妇幼保健院项目建设,认真做好星元医院扩建前期工作。投入1.6亿元,启动建设占地300亩的殡葬管理服务中心。建成投运区政务服务大厅,集中各类行政审批事项,推行一站式办理、一条龙服务。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,健全乡镇社区文化站点和村级农家书屋,实施好广播电视“户户通”工程,打造覆盖城乡的群众文化生活平台,推进民生工作由“雪中送炭”式的满足基本需求,向“锦上添花”式的更高层次迈进。
完善社会保障体系。稳步提高公务员、很好部职工工资,健全完善驻区企业本地用工激励机制,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,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、城市低收入家庭和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。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,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体系;强化人口计生服务管理,大力实施“母亲健康、优生促进、计生家庭创业”三大工程,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。健全完善养老、医疗、失业保险体系,认真实施全省首批医疗救助及重特大疾病救助试点工作,特殊困难群众普通疾病救助限额提高到2万元,重特大疾病救助限额提高到10万元。稳步扩大城乡低保覆盖面,认真做好特殊困难群众的帮扶就组工作,逐步构建起一个覆盖城乡、贯穿人生发展各阶段的大社保体系。
强化社会管理创新。巩固和扩大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成果,进一步细化社区管理服务职能,推行设岗定责、责任到人、服务到户等制度,切实加强对五类特殊人群的管理和服务。强化信访工作,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制和属地管理制,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、领导很好部包案等长效机制,进一步夯实“一把手”责任,确保实现“一控三降”目标。深入推进“平安榆阳”建设,加大对“两抢一盗”、邪教组织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,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,力争公众安全感满意度全省位次“四连升”、平安建设全市排名“三连冠”。
(三)以强基础、提品位为重点,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
统筹城乡发展是十八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,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。办好榆阳的事情,必须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,着力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环境,为在全市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打好基础。
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。抓住市级重点镇建设机遇,用好5000万元专项资金,加快推进城区、园区周边、公路沿线小城镇建设,重点抓好鱼河、巴拉素、牛家梁等几个乡镇的街道、供排水改造工程,争取打造3-5个典型样板。开工建设总计177公里的金十路、榆补路和左红路,加快完成榆沙、榆麻、榆常路改造升级工程。分期分批组织实施新农村开发,积极支持什拉滩“全市村矿和谐第一村”建设,着力打造乔界、柳树滩、黄家屹崂等20个重点示范村,启动实施镇川、金鸡滩等6个乡镇、100个村庄的新农村开发。严格管理城乡建设秩序,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规违建行为,积极做好市政建设项目的用地征收及环境保障工作,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新局面。
强化城乡生态环境建设。扎实推进“三个亿元绿化工程”,用好市区捆绑6.5亿元资金,加快建设“一带两区三线八园50企业生态网”;财政安排专项资金,积极支持女子民兵治沙连植树造林,着力打造榆阳生态保护的军民共建新名片。落实专人,扛死责任,强化封山禁牧、森林防火和植被养护工作,巩固来之不易的绿化成果。尽快出台榆阳区土地开发整理实施办法,按照生态优先、有序推进的原则,理顺监管机制,严格项目实施,确保开发整理一块、投产见效一块。抓好兰炭、建筑、化工、电力四大行业以及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,加强城区、原矿区、城乡结合部环卫综合治理,确保完成各项创建工作任务,让榆阳的天更蓝、山更绿、水更清。
(四)以优环境、促开放为抓手,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活力
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加快发展的活力源泉。办好榆阳的事情,必须树立以服务促开放、以开放促发展的思想意识,着力优化发展环境,集聚各种资源要素为我所用,全力打造塞上开放开发战略高地。
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。始终坚持“园区引领、项目带动”战略不动摇,一年连着一年,一届接着一届,举全区之力,推动“一区七园”、两大新区总量上规模、档次上台阶、管理上水平。科学合理安排7亿元财政投资,扎实推进各大园区路、水、电、讯和绿化、硬化、亮化、美化工作。用市场理念经营园区,想方设法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学校、医院等公用设施建设,为园区发展提人气、聚商气。强化服务意识,帮助企业做好项目审批、环境保障、市场开拓等工作。强力实施“项目落地建设年”活动,跟踪落实好去年签订的30个重点前期项目建设。严格落实项目包抓“5+1”责任制,突出包抓领导对项目建成后生产和销售的协调责任,帮助企业开拓市场、释放产能、提升效益,力争到“十二五”末,打造出一批产值超百亿的产业园区。
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工作。牢固树立“招商就是招发展、招未来”的工作理念,大力倡导与老板、企业界人士交朋友的工作方法,认真落实市委“为企业办事是办公事不是办私事”工作指示,变管理者为“服务员”,变官老爷为“阿庆嫂”,用热情感化客商,用真情争取项目,切实营造亲商、重商、安商、富商的良好氛围。建立健全招商、发改、园区联动招商机制,年初共同研究全年招商引资盘子,有针对性地包装策划项目,有目的地开展招商活动,推动相关产业集约、集聚、集群发展。进一步加大上市赴省跑部力度,研究政策,打包项目,全力争取政策性资金支持。认真组织好榆阳区第二届招商引资大会,争取落实一批产业链条长、循环利用率高、发展前景好的重大产业项目,确保全年引资总额达到160亿元。
不断发展壮大非公经济。认真落实市上《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实施意见》,修订完善我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细则,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投向产业开发等实体经济,参与“一区七园”、两大新区的公用事业建设,努力把民间资本优势转化为项目优势和发展优势。认真总结浦发银行与榆阳商会合作经验,研究出台小微企业融资优惠政策,进一步提高财政贴息预算规模,着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等突出问题。关心关注民营企业家成长,不断提高非公人士政治待遇,积极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家返乡创业、回村任职,参与回报社会等慈善义举,不断强化内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。
四、 加强党的建设,严明党的纪律,打造推动榆阳发展的中坚力量
办好榆阳的事情,关键在很好部,重点靠落实。必须坚持“党要管党、从严治党”方针,切实解决全区党员很好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,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障。
一要提高解放思想、引领发展的很好事本领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是今年的首要政治任务。各级党组织要紧密联系工作实际,深刻领会精神实质,切实把十八大精神作为坚定信仰、提升能力、推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。重点开展一次为期半年的“全区大调研”活动,由区委组织部牵头,“四办”配合,全区各级领导很好部参加,进一步摸清各行各业底子,找准问题,谋划对策,推动工作。各级领导很好部要亲自参加调研,亲自参与报告撰写。活动结束后要评选报告,对活动中敷衍了事、报告质量差的,在全区范围内通报。
二要打造推动发展、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。继续组织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外出考察学习,不折不扣落实中省市提高村组、社区很好部待遇的各项政策,稳步提高村组社区很好部经济政治待遇。高度重视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,研究出台激励办法,给大学生村官谋出路、想办法,切实将大学生村官培养成基层组织工作中的一支新生力量。统筹抓好机关党建和社区党建综合试点工作,不断创新非公经济、“两新”组织党建工作方式,切实维护好基层稳定和谐的良好局面。
三要建设求真务实、很好事创业的很好部队伍。继续深化很好部队伍人事制度改革,坚持五湖四海、任人唯贤,坚持德才兼备、以德为先,注重从基层一线选拔任用很好部,重视培养业绩突出的年轻很好部和女很好部。全面落实党政事业单位很好部职工带薪休假制度,区级领导今年带头执行,由“四办”统一协调安排各大班子领导轮休。积极支持人大、政府、政协独立负责、协调一致开展工作,不断加强对武装、统战、宣传工作的领导,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联系群众作用,进一步形成心齐气顺、团结奋斗的很好事创业氛围。
四要营造很好部勤廉、政治清明的发展环境。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“一岗双责”制度,推进以制度建设为重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。认真落实“中八条”和“市十条”规定,深入开展模范机关创建活动,大力改进政风、文风、会风,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、带民风、树新风。提前谋划和安排群众路线教育活动,各级领导很好部要带着任务、带着问题深入矛盾多、困难多的基层一线,想方设法为群众解决难题,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密切党群、很好群关系。保持反腐高压态势,严肃查办贪污贿赂、失职渎职等违纪违法案件,继续巩固我区前所未有的良好政治局面。
潮平两岸阔,风正一帆悬。我们为“十一五”以来的辉煌成就而自豪,为有一支锐意进取、敢打敢拼的很好部队伍而骄傲。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,倍加珍惜心齐气顺的很好事环境,倍加珍惜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,继续秉承“努力把榆阳的事情办好”的理想信念,满怀激情投入到榆阳持续跨越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去,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、无愧于人民的辉煌业绩!
心有多高,路有多远。伟大的目标需要坚持不懈的奋斗,宏伟的蓝图需要辛勤的汗水浇铸。在座的各位都是榆阳各项事业的骨很好精英,我们一定要坚定必胜信心,紧紧围绕建设实力、魅力、活力、幸福现代新榆阳宏伟目标,着力打造“总量千亿”的经济强区、“投资千亿”的发展大区、“百万人口”的现代新区和“百亿惠民”的和谐名区,努力把榆阳建成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和面向大关中、连接陕甘宁、辐射大西北的塞上开放开发战略新高地!
榆阳的发展活力无限,榆阳的前景一片大好。我们坚信,有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,有全区上下的务实拼搏,有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,我们一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、风险和挑战,一定能创造出更加美好、更加辉煌、更加灿烂的明天,一个朝气蓬勃、富裕殷实、文明和谐、幸福安康的现代新榆阳,一定会崛起于塞北大地!